一二·九运动
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历史背景
自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开始了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侵略阶段。1933年1月,日本大举进攻长城各隘口,占领热河省,接着将侵略矛头指向整个华北。
1935年6月,日本胁迫国民党政府签署《何梅协定》《秦土协定》,实际上控制了包括北平、天津在内的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为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而“独立”,日本侵略者大肆收买汉奸,鼓动“防共自治运动”,导演所谓“自治”丑剧。这就是华北事变。
为迎合日本的“华北特殊化”要求,南京政府撤消了北平军分会,筹备成立以宋哲元为首的冀察政务委员会,把冀察和平津置于中国一般行政区之外,实行自治性管辖。
日本侵略的加紧与国民党采取的妥协退让政策,使举国民众感到忧虑和愤怒。而地处抗日前线的华北人民尤其是青年学生,更痛感华北沦亡已迫在眉睫。严重的民族危机,使北平学生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一二九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运动过程
12月7日,北平学联召开各校代表会议,议定请愿游行的集合时间、行动路线和口号等。会后,各校学生自治会紧张地进行动员和准备工作。
12月9日,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在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产党员的组织和指挥下,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的爱国学生涌上街头。走在队伍前列的是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市立女一中等校的学生。警察当局事先得知学生要请愿游行,清晨即下达戒严令,在一些街道要冲设了岗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城外学生被军警阻拦,在西直门同军警发生冲突。上午10时许,城内一两千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拦,汇集到新华门前。他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收复东北失地!”“打倒汉奸卖国贼!”“武装保卫华北!”等口号,表达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呼声。各校临时推举董毓华、宋黎、于刚等12人为代表,向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递交请愿书,提出6项要求:
一、反对华北成立防共自治委员会及其类似组织;
二、反对一切中日间的秘密交涉,立即公布应付目前危机的外交政策;
三、保障人民言论、集会、出版自由;
四、停止内战,立刻准备对外的自卫战争;
五、不得任意逮捕人民;
六、立即释放被捕学生。
何应钦避而不见。请愿不成,群情激愤。各校代表当即决定改为示威游行。队伍由新华门出发,经西单、西四,然后奔向沙滩、东单,再到天安门举行学生大会。一路上,不时有冲出军警包围的法商学院、北平大学医学院、中法大学、北京大学等大中学校的学生加入游行行列,队伍逐渐扩大到五六千人。行进中,学生们向沿街的群众宣讲抗日救国的道理,散发传单,得到群众的鼓掌和支持。当游行队伍前锋到达王府井大街,后尾尚未走出南池子时,大批警察手执大刀、木棍、水龙头,对付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爱国学生不畏强暴,队伍仍在继续前进。这时,警察打开水龙头,冰冷的水柱喷射在学生们身上,接着又挥舞皮鞭、枪柄、木棍殴打,游行遭到镇压,学生们与军警展开英勇的搏斗,有百余人受伤。游行队伍被打散。
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北平学联在中共北平临时工委的具体领导下,及时地研究制订了组织更大规模示威游行的计划。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杭州、西安、开封、济南、太原、长沙、桂林、重庆等城市的爱国学生举行请愿集会、示威游行,或发表宣言、通电,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鲁迅、宋庆龄等爱国知名人士赞扬爱国学生的英勇奋斗精神,捐款支持学生抗日救国运动。海外华侨也以各种方式支援爱国学生。一二·九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
主要影响
时至今日,中国大陆的一些学校会在每年的12月9日举行纪念活动,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的一二·九合唱;复旦大学的一二·九歌会,华中科技大学的一二·九诗赛,山东财经大学的一二·九长跑等。
目前,在北平辅仁大学校园旧址(今北京师范大学北校区,定阜大街),留有一座辅大教授启功落款的“一二·九运动纪念碑”。
历史意义
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回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二·九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重要的不仅仅在于对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更在于它对于现代青年精神建设的激励与导向作用。
0755-82805168
0755-82805168
总部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国际创新中心(汇德大厦)31层;德纳福田: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金田路金中环商务大厦4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