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全国咨询热线:0755-82805168 简体中文 | ENGLISH

德纳党建

您的位置: 首页 > 德纳党建 > 德纳党建

【德纳党建】百年党史(89):中共党史上的100位人物篇(19)

更新时间:2022-03-23 15:22:32点击次数:2127次字号:T|T

中共党史上的100位人物

一个党的奇迹首先就是其成员的奇迹。

中国共产党100年风雨如磐的岁月中,多少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枪林弹雨中视死如归;殚精竭虑,为人民鞠躬尽瘁;奋斗不息,一身只为兴国安邦——他们的故事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陈树湘 寻淮洲 何叔衡 阮啸仙 谢子长


        陈 树 湘

        陈树湘(1905年1月30日-1934年12月18日 ),湖南长沙县人 ,中国共产党员。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师长,革命烈士。1922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英烈事迹——宁断肠不断脊梁

    1927年,陈树湘参加北伐军叶挺部,历任班长、警卫团排长。同年9月随部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上井冈山,历任红4军第31团连长、第3纵队大队长。参加了井冈山和赣南闽西地区的游击战争

     1930年6月,陈树湘任红1军团总指挥部特务队队长,8月任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特务队队长,负责对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的警卫工作。

     1931年后,历任红12军团长、红19军第56师师长、红5军团第34师第101团团长、第34师师长,率部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的斗争中,陈树湘身经百战,屡建奇功,逐步成长为红军的一位优秀指挥员。

     1934年10月,陈树湘率部参加中央红军长征,担任全军总后卫,同国民党追兵频繁作战,掩护红军主力和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连续突破国民党军第一至第三道封锁线。11月下旬,在惨烈的湘江之战中,陈树湘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付出重大牺牲,全师由6000余人锐减至不足1000人。1934年11月,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受领红军长征途中最危险的“断后”重任。湘江战役打响后,陈树湘率官兵死守阵地,与数十倍于己之敌鏖战4天4夜,直到中央红军主力突围渡过湘江。然而,此时的红三十四师却已被国民党军阻隔在湘江以东。部队在向湘南突围中,陈树湘不幸腹部中弹,流血不止、脸色惨白的他躺在担架上指示战士向道县四马桥方向退却。当突围至四马桥坪塘村时,陈树湘带领几名战士占据有利地形阻击追敌,掩护其他官兵撤退,直至子弹耗尽,陈树湘不幸被俘。得意忘形的敌人抬着被俘的陈树湘,欣喜若狂地前往长沙请功。就在途中,躺在担架上的陈树湘乘敌不备,强忍剧痛用手撕开自己腹部的伤口,绞断肠子英勇就义。

      陈树湘牺牲后,他的头颅被敌人残忍地割下来送到了长沙,挂在城门示众。头颅正对着一条小街,街上一间破烂不堪的小屋里,躺着他多病的母亲。陈树湘用这种方式完成了与母亲的最后相聚。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寻淮洲

     寻淮洲(1912-1934),湖南浏阳人。1927年初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随浏阳工农义勇队参加秋收起义,并随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林帅25岁的时候就当上了红一军团的军团长,相比贺老总是在34岁的时候当上红二军团军团长,彭老总是在32岁的时候当上红三军团军团长,林帅堪称名副其实的青年才俊。但是有一个人比林帅更厉害,在21岁的时候就已经当上了红七军团的军团长,红军最年轻军团长,他的名字就是寻淮洲。

    寻淮洲1912年8月29日出生于湖南浏阳社港的一个贫农家庭。在高小读书时,他就立下“将来与国家做些大事业”的志向,积极参加儿童团、学生联合会和农民协会等组织,参加反帝反封建活动,成为当地学生领袖。

      1927年9月,参加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并随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寻淮洲率领部队驰骋在“赣水苍茫闽山碧”间,屡建奇功。

      1933年,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寻淮洲率部牵制国民党军数师兵力,保证了红一方面军取得黄陂、东陂两役的胜利,荣获中央军委特别嘉奖。7月,他率红5师从江西广昌头陂地区出发,随东方军执行收复闽西连城、新泉苏区和开辟闽北新苏区的任务。9月18日,在沙县木芹山与国民党第19路军中的精锐“铁军团”的遭遇战中,他沉着果断,全歼敌军,创造1个团的兵力在运动中全歼敌人1个精锐团、溃敌2个营的记录。12月,21岁的寻淮洲任红7军团军团长,成为红军里最年轻的军团长。

      1934年7月,红7军团奉命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寻淮洲任军团长兼抗日先遣队总指挥。他率领抗日先遣队在4个月里,转战闽浙皖赣4个省几十个县,行程3200多里,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同年11月,率部进入闽浙赣苏区,与方志敏领导的红10军合编为红10军团,受到当时苏区左倾错误影响,寻淮洲被降职为第19师师长。但他不计个人得失,继续率部英勇作战,连连取胜。先后击溃浙江保安纵队两个保安团和蒋介石嫡系部队王耀武旅,攻克旌德县城,进逼芜湖。

      年底,蒋介石以11个团20余万人,兵分4路“围剿”红10军团。12月14日,在安徽太平县谭家桥战斗中,寻淮洲指挥部队同数倍于己之敌展开激战,不幸腹部中弹,壮烈牺牲。

“淮洲”出自诗经《小雅·鼓钟》:“鼓钟伐鼛,淮有三洲,忧心且妯。淑人君子,其德不犹”,意为:敲起乐钟擂起鼓,乐声回荡在三洲,我心忧愁又悲切。遥想善良的君子,美德无瑕垂千秋。


        何叔衡

        何叔衡(1876年-1935年2月24日),字玉衡,号琥璜,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一个农民家庭,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913年,何叔衡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讲习班,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同学志同道合,成为最好的朋友。在第一师范结业后,先后在长沙楚怡学校和第一师范附小任教,同时积极参加毛泽东、蔡和森等组织的革命活动。

        五四运动中,何叔衡与长沙的进步教师支持学生反帝爱国行动。

      1920年夏,他与毛泽东等发起组织湖南俄罗斯研究会,先后介绍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等进步青年到上海外国语学校学习俄语及赴俄留学。

        1920年冬,何叔衡与毛泽东共同发起成立湖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正式开幕,何叔衡作为湖南的代表出席了会议,成为党的创始人之一。10月,参与组建中共湖南支部,任支部委员。

       1922年任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委员。在湖南大力发展党员和基层组织,开展革命活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按照党的要求,他在湖南发展国民党组织,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曾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执行委员、监察委员等职。

        1927年马日事变后,何叔衡前往上海,为党创办地下印刷厂,坚持秘密斗争。

      1928年6月,赴莫斯科出席中共六大。9月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与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编在特别班学习。

     1930年7月,从苏联学习回国后,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组织营救被捕同志,将暴露身份的同志转往苏区。

      1931年11月,何叔衡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中央政府工农检察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临时最高法庭主席等职。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何叔衡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经受了严峻的生死考验。

      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赣南的何叔衡年近六旬。1935年初国民党军杀声从四面逼近,中央局书记项英派便衣队送何叔衡和病弱的瞿秋白等去闽西。他们一行昼伏夜行,2月14日凌晨到达了上杭县水口镇附近。

       不太熟悉陌生环境的便衣队一时大意,天亮后在小村做饭冒出炊烟,结果很快保安团二营便包围上来。几十个便衣队员用驳壳枪且战且走,冲到村南的大山上,匪兵紧追不舍。何叔衡气喘吁吁奔跑困难,又不愿拖累同志,面色苍白地向带队的邓子恢喊:“开枪打死我吧!”邓子恢让特务员(警卫员)架着他跑,到了一个悬崖边,何叔衡突然挣脱警卫,纵身跳了下去。邓子恢后来痛心地回忆,当时他们过了这座山,依托一条小河将追兵打退,何叔衡若能被架着再跑一段,也许可免于殉难。后人根据邓子恢的回忆,长期认为何叔衡是坠崖而亡。60年代福建当地公安机关审讯一个当时的反动团丁时,才知道进一步的详情。据凶手交待,他和另一团丁在战后搜索时,在山崖下发现了一个躺着的老人,已头破血流,从衣服里发现了银元和港币。这两个家伙搜身时,老人突然苏醒,抱住凶手的腿欲搏斗,结果被连击两枪打死。何叔衡在“新民学会”时就以性情刚毅著称,临难不苟正是他这种品格的表现壮烈牺牲。

        毛泽东高度评价他的革命精神和工作能力,说“叔翁办事,可当大局”。

“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何叔衡,一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永远被人们铭记


        阮啸仙

        阮啸仙(1897年-1935年),广东河源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员之一,广东青年运动的先驱,大革命时期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第一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人民审计制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

       阮啸仙领导的广东青年工作,不仅在实际工作中做出了很大成绩,在理论上也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是广东青年运动的先驱,团的工作的楷模。1923年11月,在党的第三届第一次中央执委会上,广东青年团的工作,得到了团中央的高度评价:“各地工作,以广东最佳。”阮啸仙不仅研究广东的农民运动,而且对湖南、广西、湖北、四川、山西、陕西等省的农民运动以及外国的经验材料也作了广泛的研究。阮啸仙所撰著的《中国农民运动》这部著作,是共产党领导下近代中国农民运动的经验总结,是指导当时农民运动的重要作品。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反革命政变。广东的国民党反动派在蒋介石的授意下,也在4月15日对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了血腥的大屠杀。大革命失败后,阮啸仙成了南京国民党中央执监联席会议通的179名共产党主要干部之一。

     1928年1月,阮啸仙受党组织的派遣,来到粤北仁化县,配合广州起义组织武装暴动。此间,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失败后保存下来的部分部队退到粤北,并在仁化县作短期休整。在朱德、陈毅等的帮助和支持下,阮啸仙组织了声势浩大的仁化农民暴动,建立了仁化苏维埃政府,阮啸仙被推选为苏维埃政府主席。在四面白色政权的包围中,他呕心沥血培养的仁化苏维埃红色政权巍然屹立了10个月之久,为大革命失败后探索新的革命道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34年2月3日,阮啸仙被中华苏维埃临时人民政府任命为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成为共产党第一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阮啸仙上任之后,严格控制经济开支,保证党政机关和军队的供给,阮啸仙率领审计委员会的全体同志调查研究。阮啸仙首先率领全体审计人员,到中央机关各部委这些“重点单位”,审查财政预算、开支、决算和计划等“重点问题”。通过审查中央总务厅、财政部。国民经济部等十几个部委3月份的帐目,发现中央机构臃肿,经费开支过大。阮啸仙将此情况及时地向中央执行委员会作了详细报告。他先后召集中央印刷厂、邮政总局、贸易总局、粮食调运总局等单位负责人开会,严肃指出他们存在的“不考察产品的成本,不知道计算盈亏,有钱就用,没钱就向国家主管机关要”的弊端,要求他们加强成本核算,健全会计制度。在审计工作中,阮啸仙极力主张“公开审计”。要求中央审计委员会对行政、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后,要形成书面报告。阮啸仙还根据中执委的指示,与中央工农检察部密切配合,组织肃贪“突击队”和清腐“轻骑队”,查处群众揭发的腐败分子。当时,中央苏区群众中流传一首顺口溜:“阮啸仙,真过硬,审计肃贪是能人,群众见了哈哈笑,贪贼见到失了魂。”

      在阮啸仙领导下的中央审计委员会,卓有成效地开展审计工作,后来担任担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通过审计实践为人民审计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阮啸仙和全体审计人员则被人誉为“苏区经济卫士”。

      1934年9月,阮啸仙奉命调中央赣南省委,担任省委书记兼任军区政治委员。从10月上旬开始,中央机关和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先后撤离战场,隐蔽集结在于都县城及于都东北地区。为了掩护和支援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尽早集结和安全突围,阮啸仙于10月15日在于都县城谢家祠主持召开了赣南省、县、区三级干部大会,讨论和决定了反对国民党“围剿”和开展游击战争的问题。赣南省军民在阮啸仙、蔡会文、刘伯坚等人的领导下,积极收集物资器材,协助主力部队抢架浮桥。在赣南苏区军民的支援和掩护下,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组成的野战军8万多人,于10月21日至对日顺利突破了敌军设在安远、信丰间的封锁线,迅速突围西进。

      1935年阮啸仙、蔡会文与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等率领赣南省党政机关向赣粤边方向突围。在部队越过牛岭、畚岭之间的封锁线时,阮啸仙不幸被一颗流弹击中,壮烈牺牲。苏区军民闻此噩耗十分悲痛。陈毅当即写下《哭阮啸仙、贺昌同志》:“环顾同志中,阮贺足称贤。阮誉传岭表,贺名播幽燕。审计呕心血,主政见威严。哀哉同突围,独我得生全。”


        谢子长

        谢子长(1897年—1935年2月21日),原名世元,曾改名德元,号浩如,化名冬阳,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市)枣树坪人。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

      谢子长出生于1897年,他和刘志丹一起创建了西北革命根据地,是陕北红军和苏区主要创建人和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谢子长不仅自己献身于革命,还教育和带动全家投身革命,成为一个革命的家庭。他家中先后有11人参加革命,在1932年至1936年短短的3年多时间里,就有8人为革命英勇献身。尽管身居高职,谢子长不顾个人安危,前往一线指挥作战。

      1932年1月建立西北反帝同盟军,中共陕西省委派谢子长任总指挥。他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古田会议决议,开办军政干部训练班,使大家明确红军的政治任务,纠正部队中的军阀主义和极端民主化等不良倾向,为在陕甘边建立和扩大红军、开展游击战争奠定了基础。

     1934年8月15日率红四十二师第三团和陕北游击队第一、二、五支队由南梁抵达安定地区。17日起,先后取得了安定景武家塌、 绥德张家圪台战斗的胜利。1934年8月26日率部奔袭清涧河口。在27日的激烈战斗中,谢亲临前线指挥,不幸胸部中弹,鲜血渗透了他的夹袄,仍继续指挥战斗,直到胜利。

      战后他不顾重伤在身,挥师北上攻打安定董家寺,击溃井岳秀的一个营,彻底粉碎了国民党新军阀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1935年2月初, 中共陕北特委和陕甘边特委在赤源县周家崄(今属子长)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以统一领导陕北、陕甘两块根据地的党和红军。

      谢因伤重未出席会议,仍被推举为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委员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一说刘志丹为军委主席) 。由于伤势继续恶化,1935年2月21日在安定县灯盏湾与世长辞。谢子长将军牺牲后,毛泽东主席先后数次为他题词,称赞他是“民族英雄”、“虽死犹荣”,并亲笔为子长墓撰写了碑文。为纪念这位西北红军和西北苏区的主要创建人,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42年5月批准,将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

      谢子长在战斗中总是亲临前线,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在身负重伤后,虽经同志们再三劝说,仍坚持不离开战斗岗位,直到身体实在难以支持,才被转移到杨道峁村休养。敌人时刻侦察谢子长的行迹,图谋杀害。红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为避开敌人追踪,把他从杨道峁转移到周家 ,再转移到磁圪湾,后又转移到安塞县韩河里村。春节前,谢子长的伤情恶化。当他意识到自己的伤无好转的希望时,痛苦地对家里人说:“就这样死了,我对不起老百姓,我给他们做的事太少了!”

      谢子长有一个模范的革命家庭;父亲谢彪鹏出钱出物支持儿孙们参加革命活动。大哥谢德惠,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安定县地下党负责人之一。谢子长牺牲后,为避免敌人下毒手,他带全家居外边,后因患病无钱医治而死。二哥谢占元,被敌人押进监狱进行严刑拷打,最后惨遭杀害。二侄儿谢福成,在甘泉县下寺湾战斗中英勇牺牲。三侄儿谢绍安,在榆林鱼河堡通过敌人封锁线时阵亡。全家先后有9人被敌人迫害致死(其中有5名共产党员)。

      1946年2月19日,各界代表和群众2万人在新落成的瓦窑堡陵园举行公祭谢子长大会。毛泽东题词:“谢子长同志千古。前仆后继,打倒人民公敌。”朱德题词:“子长同志,陕北人民领袖,前仆后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等分别题词。

【德纳党建】百年党史(89):中共党史上的100位人物篇(19) (编辑:Admin)

德纳党建

Party building

党建分类一

党建分类二

精彩阅读

更多+

广东德纳律师事务所

0755-82805168

0755-82805168

denasws@gddena.com

总部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国际创新中心(汇德大厦)31层;德纳福田: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金田路金中环商务大厦42楼

粤ICP备2021052132号  网站地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