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文家市会师,毛泽东主持前委会议,及时作出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决定,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在毛泽东亲自领导下,秋收起义爆发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和第一、四团在修水吹响了革命的号角,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在古城修水高高飘扬。第二团、第三团在安源、铜鼓亦打响了暴动的枪声。从此,武装斗争的熊熊烈火迅速燃遍了湘东赣西的辽阔土地,湘赣边界掀起了威震敌胆的金秋狂飚。中国人民革命史开始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历史背景
1927年,是中国人民饱经血与火洗礼的一年。由于蒋介石、汪精卫的反革命政变和血腥屠杀,国共合作彻底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惨遭失败。国民党反动派在全国各地进行疯狂的阶段报复,残酷镇压工农革命运动,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整个中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中国共产党人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认识到了,掌握军队、以革命武装反对革命武装的极端重要性。为了挽救中国革命,1927年7月中旬,中国共产党毅然作出了三大决策——发动南昌起义、召开中共中央紧急会议、组织农民秋收暴动。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927年8月3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发布《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要求四省党组织发动农民立即进行秋收暴动,夺取乡村政权,实行土地革命。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紧会议,这次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起义经过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身份回到湖南。8月18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在长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开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的计划,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枪杆子出政权的思想。他强调指出:湖南的秋收起义,单靠农民的力量还不行的,必须有军事的帮助,我们党从前的错误,就是忽略了军事,现在应以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注意军事运动,用枪杆子夺取政权、建设政权。要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来号召和发动起义。会议决定要与国民党彻底划清界限,旗帜鲜明地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号召群众,并确定集中力量在湘东赣西发动以长沙为中心的武装起义。为便于领导秋收起义,省委确定秋收起义的领导机关分为两个,一个是由各军事负责人组成的党的前敌委员会,任命毛泽东为书记,作为武装起义的军事指挥机关。另一个是党的行动委员会,由起义地区各地方党委负责人组成,任命易礼容为书记,负责地方工作。
9月初,湖南省委决定9月9日开始破坏粤汉和株萍铁路,11日各县起义,16日长沙起义。1927年9月初,毛泽东到达安源,以中共中央特派员和中共湖南省委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书记身份,在安源张家湾召开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军事会议,会议决定正式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全师共5000余人,总指挥卢德铭,师长余洒度,下辖3个团:第一团,驻修水,由原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平江工农义勇队和湖北省崇阳、通城两县农民自卫军组成;第二团,驻安源,由安源工人纠察队、矿警队和安福、永新、莲花、萍乡、醴陵等县部分农民自卫军组成;第三团,驻铜鼓,由浏阳工农义勇队和警卫团一个营组成.会议部署了从修水、安源、铜鼓分三路举行起义,然后夺了长沙的军事计划。毛泽东决定亲自到铜鼓指挥秋收起义,中国革命的历史由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这次秋收起义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而将起义部队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卢德铭任总指挥,余洒度任师长,下辖三个团:以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为主力编为第一团,团长钟文璋;以安源工人纠察队、矿警队和萍乡等地的农民自卫军编为第二团,团长王新亚;以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一个营和浏阳部分工农武装编为第三团,团长苏先骏。参加起义部队共约5000人。此外,在起义前,还收编了当地的土匪武装邱国轩的一个团。起义部队以夺取长沙为目标,具体部署了各团的行动计划。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按预定计划爆发。参加起义的铁路工人和农民,首先破坏了岳阳至黄沙街,长沙至株洲两段铁路,切断了敌人的交通运输。第一团从江西修水出发,向长寿街进攻,9月10日占领了平江县龙门厂。这时混入起义部队的邱国轩部乘机叛变。当第一团路过金坪攻打长寿街时、邱部突然袭击,致使该团腹背受敌,损失200多人,步枪200多支,团长钟文璋失踪,被迫向浏阳转移。第二团在安源起义后,进攻萍乡未克,西进攻占了老关、醴陵,又北进占领浏阳。由于部队麻痹轻敌,9月16日陷入优势敌人的包围,部队被打散,部分突围脱险,不少人牺牲。第三团于9月11日在铜鼓起义,胜利占领了白沙镇,9月12日又占领东门市。9月14日敌人兵分两路包围第三团,该团被迫向上坪撤退。鉴于三路起义部队均受挫,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并以前委书记的名义通知起义各部队到浏阳县文家市集结。9月19日,各路起义部队到达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当晚前敌委员会召开了会议。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会议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保存实力,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坚持武装斗争,发展革命力量。9月20日上午,起义部队1500余人离开文家市向南进发。9月23日,起义部队在芦溪镇遭反动军队伏击,损失数百人,总指挥卢德铭牺牲。9月25日,起义部队冒雨攻克莲花县城。9月29日,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时已不足千人,而且官多兵少,部队思想混乱,组织纪律性差。当天晚上,毛泽东召开了前敌委员会,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10月3日,起义部队离开三湾村,开始向井冈山进军。10月27日,起义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的茨坪,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历史意义
秋收起义的爆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创建了我党第一支工农军队,设计制作并率先起了我党的第一面旗帜,正如毛泽东同志在诗词中所说的: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标志着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最后,毛泽东同志带领秋收起义部队转兵井冈山,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和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发展,正确反映了中国革命和中国战争的规律,为中国革命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是中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工农武装割据”,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主要内容。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从此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历史意义
0755-82805168
0755-82805168
总部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国际创新中心(汇德大厦)31层;德纳福田: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金田路金中环商务大厦4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