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全国咨询热线:0755-82805168 简体中文 | ENGLISH

党建分类一

您的位置: 首页 > 德纳党建 > 党建分类一

【德纳党建】百年党史(36):红旗渠精神

更新时间:2021-05-11 15:41:59点击次数:1076次字号:T|T

红旗渠精神

为了人民  依靠人民

敢想敢干  实事求是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团结协作  无私奉献

        红旗渠精神是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形成的。林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河南省的西北角。林县曾十分贫穷,全县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土薄石厚,十年九旱。“光岭秃山头,水缺贵如油,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昔日林县人民世代挣扎饥寒交迫之中的生动写照。解放前40万人中,有28万人常年翻山越岭到几里甚至20里以外去挑水吃。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3年自然灾害的特殊时期,在缺钱、缺粮、缺水、劳动力不足等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历时10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从太行山腰引漳河水入林县,建成了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群众吃水难的问题。林县人民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也把红旗渠精神之旗插在了太行之巅。红旗渠的建成,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同时孕育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核心的红旗渠精神。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立足点

        林州市原名林县,历史上长期困扰这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缺水。可是,历代的反动统治者只顾压迫榨取人民血汗,却不管群众的死活。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林县县委于1960年2月决定开工修建红旗渠,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懂得,修建红旗渠是全县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只要坚定地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全县各级干部和群众在修渠工地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解决难题,真正打成一片,拧成了一股劲。领导一心为人民,赢得万众一条心。全县各级党组织模范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诚意依靠人民群众,从而创造出人间奇迹,形成了宝贵的红旗渠精神。


敢想敢干,实事求是

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

        六十年代初,正是国内连续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国外反华势力卡我们脖子的困难时期。林县县委既面临着资金缺乏,物资、粮食紧张和险恶施工条件等困难,又面临着一些压力、指责,甚至受处分的严峻考验。县委“一班人”靠着彻底的唯物主义态度,靠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靠着全县干部群众的坚强团结,无私无畏,迎难而上,坚持到胜利。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是红旗渠精神的体现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既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气节,不向别人乞求,立得端,行得正,靠着自己的钢筋铁骨一双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修建红旗渠十年,没有发生过一宗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情况;也没有一个干部贪污挪用建渠物资。在建设红旗渠的过程中,涌现出马有金、路银、任羊成、王师存、李改云、郭秋英、张买江、韩用娣等一大批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舍己救人、不怕牺牲的红旗渠建设模范。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体现了红旗渠精神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在修建红旗渠的十年中,全县参加红旗渠建设的不少于三十万人。县里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在建渠中锻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十年修渠,培养锻炼了五万多名石匠,三千多名懂技术、会管理、能领导施工的工队长、技术员,这些人后来成为林县十万建筑大军的中坚力量。更重要的是,红旗渠精神成为激励林县人民奋发图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动力,是林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紧密团结、干事创业的象征。


(编辑:Admin)

德纳党建

Party building

党建分类一

党建分类二

精彩阅读

更多+

广东德纳律师事务所

0755-82805168

0755-82805168

denasws@gddena.com

总部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国际创新中心(汇德大厦)31层;德纳福田: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金田路金中环商务大厦42楼

粤ICP备2021052132号  网站地图

Top